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国药科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全面总结了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工作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科学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谋划了未来发展蓝图。会议期间,学校奋力谱写药学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篇章的创新实践获得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新华社报道截图

光明日报报道截图

新华网报道截图
新华社报道原文:
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国药科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闭幕。大会总结了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工作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中国药科大学自1936年建立以来,走过了89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抗战时期辗转办学,到改革开放后跨越发展,再到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学校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中国共产党中国药科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明确“六个坚持”行动指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攻坚克难、坚持师生为本。学校围绕药学特色发展方向,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五年来,学校聚焦研发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自主研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了8大技术中心和覆盖16个关键药物研发赛道的科研攻关平台,形成了高效协同的有组织科研模式。科研投入持续增长,累计达33亿元,年均增速10.7%;知识产权布局成效显著,累计授权国内外专利1487件,6项创新药物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升级,构建“一中心四研究院一药谷”的创新转化生态,科技成果转化总额达25.84亿元,横向科研合作规模突破50亿元,并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7所高水平附属医院,进一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
从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到突破新药研发关键技术,从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到深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学校以实绩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科技与平台三大基础,展现了新型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本次会议期间,党员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药科大学第十届党委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学校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回答好‘强国建设,药大何为’时代课题,高质量实现中国药大百年奋斗目标,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说,学校将统筹教育及科技人才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
(党委宣传部)



